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注射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医务人员由于职业暴露受到各种污染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的重要途径。

 

  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医护人员更容易发生针刺伤。据WHO统计,年创伤率约为10/1000~20/1000,创伤后感染率为0.3~3.0%。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有80%~90%的健康医务人员患传染病是针刺伤所致。

 

  成人输液室是医院的主要窗口之一,患者多且流动性大,病种复杂,护理人员职业危险性相对较高。为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现将成人输液室职业安全防护的建立与改进措施综述如下。

 

  一、爱滋病HIV的职业安全防护

 

  AIDS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亚洲和一些人口大国内蔓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是通过含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唾液和伤口渗出液等进行传播,其病毒离开了这些体液途径,暴露在空气中在干燥的环境里很快会失去活性,比HBV传染性低,因此采用预防HBV感染的标准措施足以防止HIV的感染。应通过各种报道和宣传渠道进行不同程度的宣传教育报道AIDS防护知识,可通过讲座、知识测试、印发资料等方式进行。

 

  具有防护作用的防护用品有:一次性橡胶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医用口罩、面罩、防护眼镜以及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鞋套等。这些医疗防护用品可有效防止临床护理人员在从事检查、护理操作过程中被患者(特别是AIDS患者或HIV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了皮肤或黏膜。

 

  如护理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两双防护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并进行手消毒。如在工作台中不慎被污染锐器损伤,应立即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液或清水冲洗,0.5%碘伏消毒后包扎伤口。

 

  按职业暴露后预防(PEP)的程序进行处理,包括确定暴露级别、确定HIV暴露源头严重程度、根据暴露级暴露源程序病毒载量水平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用药时间和注意事项等,从而降低暴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确保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二、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的职业安全防护

 

  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身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地区。医护人员经常接触此类患者,我国是该病的高发地区。医护人员经常接触此类患者,时刻都有感染的危险。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医院工作人员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比一般居民高3~6倍。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研究认为,HCV在医务人员中流行较高,特别是从业10年以上的医师和有针刺伤的人员更易感染。

 

  研究证明锐器伤是临床医护人员感染血缘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避免锐器伤对保护医护人员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防护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洗手,医护人员在接触每个患者前后都要洗手,包括脱医用手套后。如果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被血液、体液污染时,需立即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清洗至少3遍,并进行消毒,以防自身感染和他人感染。

 

  ②戴医用手套,当预料到手要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污染物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特别是医护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必须戴两对手套,以减少皮肤的接触。在操作中如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脱胎换骨手套后仍需立即彻底洗耳恭听手。

 

  在护理操作中如抽血、静脉穿刺、伤口换药、处理血液、污染的器械、持血标本等,均需戴手套。必要时穿防护服、戴面罩。医护人员不要戴手饰、留长指甲、杜绝人为因素,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③接种疫苗,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做到早期预防。

 

  三、接触抗肿瘤药物的职业安全防护

 

  成人输液室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损害的化学性因素主要是化疗药物的接触,现阶段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

 

  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可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雾,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护士体内,护士在输液、处理患者排泄物等过程中也有较多机会暴露于和接触到化疗药物。有研究证实,在工作间空气或工作台表面可测到抗癌药物,有学者用生物检测方法在职业接触药物护士尿液中检测出甲氨喋呤、环磷酰胺、5-氟脲嘧喧及铂类。

 

  某医院肿瘤科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对护士的遗传损伤研究显示,肿瘤科护士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和DNA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此外,还有引起护士白细胞减少、脱发、月经紊乱等化疗反应的报道。

 

  因此,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穿戴好手套、医用防护服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处理患者化疗后的尿液、粪便、呕吐物必须戴手套。

 

  ②冲配药物场所应有抽风和排风设备,尽可能使用层流净化安全航或安全柜,并定期检测其净化效能。

 

  ③使用输液泵和软袋液体以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排出,用水剂代替粉剂以减少冲配时气溶和气雾的外溢;必须打开粉剂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溶解药物时将溶媒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等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外逸,抽取药液时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并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药液,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药液外溢;

 

  ④使用后的物品应专用袋内集中封闭处理,操作中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果溢出到桌面,应用纱布吸附药液,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表面。

 

  四、改进手套使用,提高静脉输液过程的职业安全

 

  洗手和戴手套是有效、经济、简单的预防感染措施,但是由于使用一次性橡胶手套存在诸多不便,易使护理人员放弃使用手套,而增加感染机会。

 

  成人输液按常规使用一次性橡胶手套进行输液操作时,具有操作不方便、耗时、手套易粘、易脏、不耐用、损耗大的缺点。特别是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针头时,由于输液贴易粘手套,影响操作进度,而且容易引起针头牵拉痛、移位甚至拨出针头,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护理纠纷,给护理人员带来不便,容易放弃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针对以上问题,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中对手套的使用进行了改进,具体方法如下:

 

  选择松紧适宜的一次性橡胶手套(男以M号、女以S号为宜)。操作前先洗手抹干后再戴手套,并用橡皮筋在双手腕部套住手套口(方便操作),然后用液体石蜡涂抹手套外面待干后操作,有防粘、防穿、保护手套的作用。

 

  静脉穿刺成功后,左手持输液贴,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尖蘸75%酒精少许(以不滴液为宜)将输液贴按顺序分离,分别固定于针头上。

 

  由于75%酒精挥发和患者的体温共同作用,使输液贴起到粘合的作用;另外75%酒精可防止输液贴粘手套,可延长手套的使用时间和消毒手指的作用。输液完毕,可按同样的方法将输液贴按顺序揭开后拔针。(注:放75%酒精的一次性小杯和酒清应每小时更换一次,以确保清洁和防止失效)。

 

  改进后的防护手套具有以下优点

 

  防粘、防穿,起到保护手套的作用;手套的改进方法简单、成本低;使用时操作简便、省时,患者易于接受且无任何不适;手套便于清洗、涂抹消毒、耐用及损耗小,有效节省了资源;达到防护、高效、低耗、便捷的便民服务意向和目的,对预防和降低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门诊成人输液室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的实施与改进,制订和完善相应的职业安全标准、作业规范和防护制度,有效地防范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维护和确保了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维护和确保了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从而达到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以上就是铤和劳保网小编为您提供的关于“输液室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内容介绍,希望对您了解医护人员安全防护有所帮助!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用级标准,如防护服、 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屏、隔离衣、手套、鞋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