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烯常用作金属零件的脱脂剂、溶剂、熏蒸剂及合成其他化学品的原料,在五金、电子和电镀等行业中广泛应用。虽然是低毒类化合物,但三氯乙烯的危害同样很大,它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或皮肤接触引起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强烈的抑制作用,可致急性三氯乙烯中毒和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三氯乙烯职业危害风险控制,同样遵循职业病防治的优先等级原则,即首先消除风险,其次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再次个人防护与职业健康监护。

 

  一、消除风险

 

  消除风险主要是采用其他低危害健康物质,如医用酒精、脂肪酸盐或烧碱、右旋柠檬烯替代三氯乙烯,尽量从源头上消除风险。

 

  二、工程控制

 

  工作场所应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合理布局,并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采取集中空调系统的工作场所,其换气量除能保持冷、热调节外,其新风量不低于每人30m3/h。局部通风装置,应满足一定要求,如排毒罩口应尽量靠近发生源并加设围档,吸入排毒罩口的路径不应通过操作者的呼吸带,污染空气排出路径不能流经劳动者等。

 

  自然通风,可通过门窗与屋顶天窗进行,如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可在屋顶安装排气扇或排风导向板以提高空气流速。当通过天窗排出时,屋顶应避免设置机械通风进风口。

 

  可能突然产生大量三氯乙烯的工作场所,应设置事故排风装置,事故排风宜由经常使用的排风系统和事故排风的排风系统共同保证。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氯乙烯浓度应符合接触限值的要求。排出到外环境的空气需净化处理。

 

  三、管理措施

 

  用人单位采购可能含有三氯乙烯的溶剂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合格的挥发性组分检测报告原件。采购后,应对每批可能含有三氯乙烯的溶剂进行抽样分析,以确定是否含有三氯乙烯。用人单位应通过劳动合同、示标识等媒介向劳动者告知可能遇到的职业危害。

 

  用人单位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避免三氯乙烯泄漏。班前检查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在班中观察防护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及时盖好盛装三氯乙烯的容器,降低危险。控制温度,防止溶剂过热。

 

  用人单位在从事职业病防治各项活动时应做好记录,并长期妥善保存。用人单位应建立三氯乙烯使用档案,并定期更新。档案的内容包括年使用量、存在的岗位、检测结果、接触人员等信息。

 

  四、行为控制

 

  劳动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严禁在工作场所进食饮水或吸烟。无关劳动者不要接触三氯乙烯或进入三氯乙烯工作场所。如需进入,要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严禁把三氯乙烯带出生产区域。严禁将三氯乙烯用于除生产外的其他用途,如用三氯乙烯清洗衣服、家具或皮肤等。

 

  职业健康监护。用人单位应依法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体检项目与周期应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的要求。劳动者如患有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过敏性皮肤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等职业禁忌证,则不能从事三氯乙烯作业。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三氯乙烯职业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执行《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GBZ38)与《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GBZ185)。

 

  五、个人防护措施

 

  若危险源不能消除,工程控制达不到要求,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须依照《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T195)、《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的相关要求。用人单位在发放个人防护用品时应做相应的记录,并及时维护并定期检测个人防护用品。

 

  三氯乙烯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为呼吸道和皮肤,应重点考虑呼吸防护和皮肤防护。

 

  呼吸防护:进入低浓度三氯乙烯有害环境前,应先佩戴好防毒面具作业;若发生三氯乙烯泄露等高浓度有害环境作业,人员应始终佩戴空气呼吸器等呼吸防护用品。当使用呼吸防护用品过程中感到异味、咳嗽、刺激、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有害环境,并应检查呼吸防护用品,确定并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进入有害环境,若无故障亦应更换有效的过滤元件。

 

  皮肤防护:三氯乙烯有可能飞溅到眼睛时,需配备符合《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GB14866)规定的眼部护具,如护目镜或者防护眼镜;严禁三氯乙烯接触者徒手接触三氯乙烯,应佩戴橡胶手套

 

  用人单位应培训三氯乙烯接触者正确使用和保管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时,要确保防毒面具与面部的密合。防毒面具滤毒盒使用后,应单独密封存放,记录使用时间,如两次使用时间间隔较长,应提前更换过滤元件。

 

  以上就是铤和劳保网小编为您提供的关于“三氯乙烯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内容介绍,希望对您了解三氯乙烯有所帮助!一旦发现吸入三氯乙烯中毒者应迅速脱离污染现场,皮肤接触者立即更换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随后及时到医疗机构治疗,并向当地职业卫生监管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