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工作服是指在接触火焰及炽热物体后,在一定时间内能阻止本身被点燃、有焰燃烧和阴燃的防护服。作为普通性的一面,它属于服装,具有常规的服装性能;作为特殊性的一面,它属于劳动防护用品,具有对劳动者保护的功能,所以对其产品质量要求既要有常规服装要求,又要有特殊的阻燃防护要求。

 

  GB8965.1-2009《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1 部分:阻燃服》则是专门针对此要求而制定的一项标准。鉴于消防用阻燃工作服有更高更多的功能要求,该标准只适用于服用者从事有明火、散发火花、在熔融金属附近操作和有易燃物质并有发火危险的场所穿着的阻燃服,不适用于消防救援中穿用的阻燃工作服。

 

  由于其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并存,该标准技术要求指标比较多,大项上有对面料的阻燃性、内在质量、外观质量要求,有对缝纫线的强力、阻燃性要求,有对附件、辅料与衬布的要求,有对款式的要求,有对结构的要求,有对号型及规格的要求,有对缝制、外观的要求,有对服装成品理化性能的要求,具体到小项,则多达20多项。对其进行系统地归纳,可分为四大类:一是阻燃性能要求;二是安全性能要求;三是服用性能要求;四是美观性能要求。

 

  2 指标解析

 

  2.1 阻燃性能要求

 

  2.1.1 面料的要求

 

  简单的说,阻燃服面料中的阻燃纤维会使纤维的燃烧速度大大减慢,在火源移开后马上自行熄灭,而且燃烧部分迅速炭化而不产生熔融、滴落或穿洞,给人时间撤离燃烧现场或脱掉身上燃烧的衣服,减少或避免烧伤烫伤,达到保护的目的。究其深层次的阻燃机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吸热反应:受热过程中阻燃剂和纤维在同样的温度下分解,阻燃剂吸收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

 

  (2)生成不燃性气体:热解过程中阻燃剂释放不燃性气体阻止或冲淡纤维表面氧气与火焰的接触。

 

  (3)熔化理论:在热和能量的作用下,阻燃剂转变成熔融状态,在织物表面形成不能渗透的覆盖层,使空气不易与纤维表面接触,也阻止从表面释放可燃性气体。

 

  (4)形成自由基:阻燃剂吸热转变成气体,该气体能捕捉燃烧过程中的活泼性较高的自由基,因而使燃烧过程释放热量减少。

 

  (5)脱水理论:以纤维素纤维为例,阻燃剂使纤维素发生脱水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热解反应。

 

  阻燃性指标分为续燃时间、阴燃时间、损毁长度、熔融、滴落、热防护性能。

 

  续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续燃时间越短,则有焰燃烧时间越短,可以减少火焰对人体的灼伤,同时避免火焰的继续蔓延。

 

  阴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当有焰燃烧终止后,或者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无焰燃烧的时间。阴燃燃烧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不易熄灭、隐蔽性强等特点,当外界条件满足时,其能迅速向明火转化而引起对人体的二次灼伤。阴燃时间越长,对人体的防护功能则越弱。

 

  损毁长度: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损毁面积在规定方向上的最大长度。损毁长度越大,对人体的保护面积越小。

 

  熔融、滴落:一般合成纤维易燃和易熔,产生的熔体黏稠液或熔滴会很快地粘附人体皮肤而造成深度灼伤,故阻燃工作服不允许有熔融、滴落。

 

  热防护性能:透过织物引起人体二度烧伤的热能值。值越高,织物的热防护性能越强,对人体的防护功能越强。

 

  2.1.2 缝纫线、附件、辅料要求

 

  缝纫线、附件、辅料是服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作为阻燃工作服的组成部分也需有特殊的要求--阻燃性。该标准要求缝纫线不能出现熔融和烧焦现象;扣、钩、拉链的材质不应使用易熔、易燃、易变形的材料,若必须使用时其表面需加阻燃衣料掩襟;金属部件不应与身体直接接触,因为其导热性能较强,易灼伤皮肤;如使用橡筋类材料,包覆材料必须阻燃,必须使用里料时,里料要求不熔融;使用反光等配料,配料必须是阻燃材料。

 

  2.2 安全性能要求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一项关于纺织品的基本安全性能最低限度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中涉及的基本安全性能指标包括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强制效力表现为即使产品未明示为执行标准也必须执行,阻燃工作服在该强制性标准的适用范围内,所以其各项安全指标必须符合GB 18401-2010的要求。此外,为更加确保劳动者的健康安全,GB 8965.1-2009在标准中着重强调了以下三个安全指标。

 

  2.2.1 甲醛含量

 

  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和醇中,通常35%-40%的甲醛溶液称之为“福尔马林”,用来浸泡病理切片及人体和动物标本,具有防腐作用。甲醛对生物细胞的原生质是一种毒性物质,它可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结构并将其凝固。

 

  甲醛会对人体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炎和皮肤炎。此外,甲醛对皮肤也是多种过敏症的引发剂,它会导致过敏反应,使人发痒,重症者组织凝固坏死。如果直接刺激眼睛,则可能导致炎症、流泪。长时间呼吸含有甲醛的空气还可能导致鼻喉炎症、失眠、丧失记忆等。

 

  纺织品中为什么会有甲醛呢?在纺织生产中,为了改善织物的性能,提升附加值,在后整理时常加入一些助剂,甲醛作为纤维素树脂整理的常用交联剂广泛应用于纯纺或混纺产品中,可以赋予纺织品防缩、抗皱、免烫、阻燃和易去污等功能,或者可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和醇中,通常35%-40%的甲醛溶液称之为“福尔马林”,用来浸泡病理切片及人体和动物标本,具有防腐作用。

 

  甲醛对生物细胞的原生质是一种毒性物质,它可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结构并将其凝固。甲醛会对人体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呼吸道炎和皮肤炎。

 

  此外,甲醛对皮肤也是多种过敏症的引发剂,它会导致过敏反应,使人发痒,重症者组织凝固坏死。如果直接刺激眼睛,则可能导致炎症、流泪。长时间呼吸含有甲醛的空气还可能导致鼻喉炎症、失眠、丧失记忆等。

 

  2.2.2 pH值

 

  pH 值是指纺织品经水或氯化钾溶液萃取后得到的溶液的酸碱程度,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纺织品加工整理后残留化学物质的酸碱程度。人体的皮肤表面呈弱酸性,以保证常驻菌的平衡,防止致病菌的侵入,因此纺织品的pH 值在微酸性和中性之间有利于对人体的保护。此外,纺织品若处于较强的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不仅容易受损,而且会刺激皮肤。

 

  2.2.3 色牢度

 

  色牢度指的是染料在纺织品上的固着程度。色牢度过低,一方面影响着服装的穿着适用性,另一方面影响着安全性。纺织品染色牢度不佳时,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人的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发因素。

 

  2.3 服用性能要求

 

  阻燃工作服的阻燃防护功能是由阻燃工艺实现的。阻燃工艺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添加型,即将阻燃剂与纺丝原液混合,或使阻燃剂添加到聚合物中再纺丝,使纺出的丝具有阻燃性能;另一种为后整理型,即在纤维或织物上进行阻燃整理,其阻燃处理是在纤维成型后或者制成织物及染色后进行,阻燃整理过程中发生了化学的以及物理-化学反应。在许多情况下,是采用轧-烘-焙或其他整理工艺。因此,需要激烈的处理条件,如升高温度或高辐射处理。但在焙烘中,可能产生副反应,引起纤维的降解、氧化、水解甚至热损伤,会使纺织品原本正常的服用性能发生变化,出现如强力降低、透湿性差、织物硬化等影响服装耐用性、舒适性的现象。所以,阻燃工作服有作为服装的普通服用要求,如起球、水洗尺寸变化率;也有特殊环境(高温、火焰)下的服用要求,如热稳定性、结构;更有阻燃工艺引起的服用要求,如强力、透湿性、硬挺度等。

 

  2.3.1 起球

 

  织物经摩擦后起毛球的程度为起球性。织物起球后,外观明显变差,表面的摩擦、抱合性和耐磨性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2.3.2 水洗尺寸变化率

 

  织物在常温的水中浸渍或洗涤干燥后,长度和宽度发生的尺寸变化程度为变化率。一般织物落水或洗涤后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严重者使衣服越来越短小,影响穿着。

 

  2.3.3 热稳定性

 

  当织物处于高温环境时,会有较大程度的收缩,热稳定性是指织物在一定的高温下发生的尺寸变化率。变化率越大,则热稳定性越差。对于可能处于高温的阻燃工作服必须保证有足够高的热稳定性。

 

  2.3.4 断裂强力、撕破强力

 

  断裂强力是指对织物的经向或纬向施以定向拉伸,纱线完全断裂时的强力;撕破强力是指织物在已有撕口时纱线顺序断裂所需的最大外力。强力越大,织物越结实、耐用。对于经过树脂、助剂或涂料整理的织物,采用撕破强力更能明显地反映出织物整理后的脆化程度。

 

  2.3.5 弯曲长度

 

  我国用于阻燃工作服的衣料大都是后整理型阻燃织物,由于纤维、阻燃剂、交联剂和处理工艺的不同,织物的柔软程度差别较大,过硬的服装不仅穿着不舒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岗位操作。

 

  2.3.6 透湿量

 

  织物透过水汽的程度称为透湿性。服装用织物的透湿性是一项重要的舒适、卫生性能,它直接关系到织物排放汗汽的能力。而阻燃剂的加入有可能使得面料表面变得致密,不利于汗汽的排出,从而影响穿着的舒适度。

 

  2.3.7 结构

 

  (1)常规要求

 

  阻燃工作服须做到安全、卫生,有利于人体正常生理要求与健康,有利于作业时肢体的活动,便于穿脱,穿着尺寸宽松,同时在作业中不易引起钩、挂、绞、碾。

 

  (2)防星火侵入要求

 

  明衣袋必须有带袋盖,上衣长度应盖住裤子上端20cm 以上,袖口、脚口、领子应收口,袋盖长度应大于袋口长度2cm,裤子两侧口袋不得用斜插袋,避免明省、活褶向上倒,以免飞溅熔融的金属、火花进入或积存。

 

  (3)透气性要求

 

  除了面料的透湿性要求,又从结构上着重强调透气性要求,即强调“在适宜处可留有透气孔隙,以便排汗散湿调节体温。”服装的结构形式是服装透气性好、坏值得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在厚度相同的条件下,多层的衣服透气性较好,尤其在人体活动时增加衣下空气层对流,有利水汽离开人体;肥大、开放式的衣服透气、透湿性好;紧身服及颈部、手腕、脚腕处紧口的服装(三紧服)透气性差、透湿量小;密闭性的特种服装透气性差,或完全不透气,透湿性极差。为了增强阻燃工作服的通风性能,利于体内外空气对流,宜在人体出汗量较多的背部和胸部,以及汗液不容易蒸发的腋窝、腹股沟处设置通气孔隙,以加速空气对流,使服装符合卫生要求。

 

  2.4 美观性能要求

 

  和普通服装一样,阻燃工作服除了满足以上的阻燃性能要求、安全性能要求、服用性能要求,还要满足美观性能的要求。标准从缝制工艺和外观两方面着手,对各部位缝合、商标、绱袖、缝份、裤后裆缝、眼位、锁眼、钉扣、绱门襟、对称性、色差、平展、整洁等方面做出具体要求,确保做工精良、美观大方,在充分体现其独特的使用价值的基础上,也可以让服用者或者旁观者赏心悦目,进一步提升其附加值。

 

  3 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应对措施

 

  从近几年的检验数据看,阻燃工作服的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甲醛含量和色牢度。按照GB18401-2010 的要求,阻燃工作服属非直接接触皮肤类产品,安全类别应符合C 类要求,则甲醛含量不能大于300mg/kg。

 

  检验结果显示,约有10%的防护服不符合国标要求,有的甚至超出国标要求的3 倍以上,而对于符合标准要求的,其数值也大部分在100-300 mg/kg 之间,和普通服装80%为75mg/kg 以下甚至为未检出相比,相距甚远。

 

  究其原因,主要为后整理型阻燃工艺中使用了含甲醛的助剂,解决方法是减少此类助剂的使用,或者以环保型助剂代之。而色牢度的问题,在普通服装中,尤其在纯棉服装中也是常出现的质量问题,纯棉材质的阻燃工作服也不例外,解决方法是进一步加强染色工艺的研究。

 

  而作为阻燃工作服主要功能的阻燃性能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强力下降、透湿量减小、弯曲长度增加等各项指标基本都能达到标准要求,说明阻燃工艺已经成熟。

 

  对于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我们应该深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对于没有出现过的质量问题,我们依然不可掉以轻心,须做到防患于未然。作为生产者,要提高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因为意识决定行动,尤其应将涉及人体生命、健康、安全的要求置于首位。

 

  作为质量监督部门应该尽职尽责,严把质量关,看好厂门,看好国门,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并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能协助解决问题,促进工艺的改进,质量的提高;作为消费者要加强质量知识、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素养,共同抵制不合格产品,只有不贪图一时的便宜才能让不合格产品没有立足之地。如此良性循环必将很好地净化市场,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护。

 

  以上就是铤和劳保网小编为您提供的关于“阻燃工作服性能要求解析”内容介绍,希望对您了解阻燃工作服有所帮助!阻燃工作服出现破损、缝线脱断、霉变、或无法清洗的油污时,应立即报废,同时阻燃工作服使用或储存时间超过1年抽样送检,若不通过测试则立即整批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