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系指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平衡位置 (或中心位置)作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由生产或工作设备产生的振动称为生产性振动。长期接触生产性振动对机体健康可产生不良影响,严重者可引起职业病。

 

  手臂振动职业病

 

  手臂振动职业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手臂振动职业病在我国发病的地区和工种分布相当广泛,多发工种有凿岩工、油锯工、砂轮磨光工、铸件清理工、混凝土捣固 工、铆工、水泥制管工等。

 

  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1.振动的频率

  一般认为,低频率(20Hz以下)、大振幅的全身振动主要作用 于前庭、内脏器官。振动频率与人体器官固有频率一致时,可产生共振,使振动强度 加大,作用加强,加重器官损伤。

 

  低频率、大强度的局部振动,主要引起手臂骨-关节系统的障碍,并可伴有神经、 肌肉系统的变化。如30Hz?300Hz的振动对外周血管、神经功能的损害明显; 300Hz以上的高频振动血管的挛缩作用减弱,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大,而1000Hz以上 的振动,则难以被人体主观感受。据调查,许多振动工具产生的振动,其主频段的中 心频率多为63Hz、125Hz、250Hz,容易引起外周血管的损伤。频率一定时,振动的强度(振幅、加速度)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2.接触振动的强度和时间

  手臂振动病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振动的强度和时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2-3-10)表明:VWF检出率随接触振动强度和接触时间延长而增高,严重程度亦随着接触振动时间延长而加重。

 

  3.环境气温、气湿

  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振动危害的重要因素,低气温、高气湿可以加速手臂振动病的发生和发展,尤其全身受冷是诱发VWF的重要条件。所以手臂振动病多发生在寒冷地区和寒冷季节。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秦岭淮河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属亚热带,过去很少见到手臂振动病的报告。

 

  4.操作方式和个体因素

  劳动负荷、工作体位、技术熟练程度、加工部件的硬度等均能影响作业时的姿势、用力大小和静态紧张程度。人体对振动的敏感程度与作业时的体位及姿势有很大关系,如立位时对垂直振动比较敏感,卧位则对水平振动比较敏感。

 

  有些振动作业需要采取强迫体位,甚至胸腹部直接接触振动工具或物体,更加容易受到振动的危害。静态紧张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并增加振动的传导,加重振动的不良作用。据研究,常温下女性皮肤温度较低,对寒冷、振动等因素比较敏感。年龄较大的工人更易产生振动危害,并且治疗效果较差,较难康复。

 

  振动危害的防护措施

 

  1.控制振动源

  改革工医学检验网艺过程,采取技术革新,通过减振、隔振等措施,减轻或消除振动源的振动,是预防振动职业危害的根本措施。例如,采用液压、焊接、粘接等新工艺代替风动工具铆接工艺;采用水力清砂、水爆清砂、化学清砂等工艺代替风铲清砂;设计自动或半自动的操纵装置,减少手部和肢体直接接触振动的机会;工具的金属部件改用塑料或橡胶,减少因撞击而产生的振动;采用减振材料降低交通工具、作业平台等大型设备的振动。

 

  2.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通过研制和实施振动作业的卫生标准,限制接触 振动的强度和时间,可有效地保护作业者的健康,是预防振动危害的重要措施。

 

  我国实施的《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1989)规定,使用振动工具或工件的作业,工具手柄或工件的振动强度,以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ahw)不得超过5m/s2。这一标准限值可保护90%作业工人工作20年(年接振250天, 日接振2.5小时)不致发生VWF。当振动工具的振动暂时达不到标准限值时,可按振动强度大小相应缩短日接振时间。

 

  3. 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

  合理配备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振手套、减振座椅等,能够减轻振动危害。加强作业过程或作业环境中的防寒、保温措施,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季节的室外作业,需有必要的防寒和保暖设施。振动工具的手柄温度如能保持40℃,对预防振动性白指的发生和发作具有较好的效果。控制作业环境中的噪声、毒物和气湿等,对预防振动职业危害也有一定作用。

 

  4. 加强健康监护和日常卫生保健

  依法对振动作业工人进行就业前和定期健康 体检,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患病个体。加强健康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保健意识。定期监测振动工具的振动强度,结合卫生标准,科学地安排作业时间。

 

  长期从事振动作业的工人,尤其是手臂振动病患者应加强日常卫生保健:日常生活应有规律, 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使血管收缩,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可影响组织中氧的供应和利用诱发VWF。

 

  一般认为,手臂振动病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经脱离振动作业,注意保暖,适当治 疗,多数轻症可逐渐好转和痊愈。曾报道,林业链锯工首次出现VWF即脱离振动作 业者,10年后VWF检出率为57.7±2.9%,而继续接振者高达94.1%,VWF检出率随继续接振时间延长而明显增高。忽视振动作业工人健康管理,延误治疗等是影响 振动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振动作业工人健康管理应予重视。